02

春耕添动力 科技加速度 2025年04月01日

本报记者侯玉奇

一年好景看春耕。随着气温回升,我市各县区陆续进入备春耕的关键时节,智能农机、无人机、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动力,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近日,记者深入市农投种植农场第二分公司种植户张念臣家中了解备春耕情况,张念臣有1200亩土地,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临近春耕,种地的“家伙式儿”成了他的心头病,经过精心挑选,他终于选到了心仪的播种机。机器一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调整参数,准备连接到拖拉机上进行试验。“我之前用的是一台指夹式播种机,经过参观学习,今年选择了这款气吸式播种机,它比指夹式控制株距更好,效率更高, 用指夹式播种机得播种五天,气吸式播种机预计三天就完成播种工作,采购气吸式播种机也是为了秋天有个更好的收成。”张念臣和邻居一边查看新买的播种机一边说。

随着科技的助力,农户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样想购买播种机的还有张念臣的邻居姚连军,看到机器的种种好处,他暗下决心想购买一台。姚连军说:“自从张念臣买了这台气吸式播种机,这两天我常过来看,技术确实很先进,各部位设计很合理,比如肥箱靠前,拖拉机拉的时候更轻松,省油省力,想买台八行的气吸式播种机,春耕作业速度能提高一倍。”

姚连军口中称赞的播种机产自黑龙江金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公司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现自主研发6种核心零部件,采用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协同作业,实现了零部件的精准加工和组装,使用气吸式播种机1公顷农作物产量可提高500公斤左右。

公司技术部部长刘俊峰介绍说:“气吸式播种机结构比较简单,核心零部件都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可以对标国内外先进播种机水平,播种的株距、播深控制格外突出,适合黑龙江土地耕种,最终实现增产增收。”

科技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让春耕生产更加高效、精准、智能。从智能育秧到精准施肥,从北斗卫星播种到智慧田间管理,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通过“设备升级+技术下沉+服务创新”的多维驱动,以科技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春耕画卷”,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种植户调整播种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