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强化党的基层建设、提升党员整体素养的基础性、常规性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对于锻造过硬的农村党员队伍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新时代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应坚持教育内容“因材施教”、教育形式“守正创新”、教育结果“实干笃行”,不断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的精细性、多元性、实效性。
教之有方,在“因材施教”中增强教育内容精细性。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党员培训课程内容单一,且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条件等差异,农村党员队伍构成复杂、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要深入与乡村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应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聚焦农业发展,因材施教设置培训内容,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农惠农政策等,也要教授安全生产、产业发展、牛羊养殖等实用技术,切实满足农村党员所需所求所盼,增强农村党员教育“乡土味”“精细度”。
培之有道,在“守正创新”中增强教育形式多元性。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平台,推送时政要闻、政策解读、党课微视频等内容,搭建线上学习“资源库”。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网络直播等新形式,搭建教育“云课堂”,请农业大咖、电商达人等线上授课,实时互动答疑,打破时间与空间壁垒,增强教育培训便捷性。注重完善线下教育培训阵地建设,组织农村党员走出“一亩三分地”,到红色教育基地、现代化农业园区、数字乡村示范点等地体验,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让农村党员紧跟时代潮流。
育之有效,在“实干笃行”中增强教育结果实效性。“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理论传导并非最终目的,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才是农村党员教育的“关键所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注重实战技能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深入人民群众中、深入一线工作中,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提升农村党员干事创业能力,带头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让农村党员成为群众表率、成为时代弄潮儿,推动党员教育成果在实践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