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4月10日,我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举行。全市上下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共同擂响“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奋进鼓点,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和“强引擎”,是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更是积蓄力量、厚植优势的长远之策,等不起,慢不得。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打好经济增长“翻身仗”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要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抓发展的注意力聚焦到项目上,把稳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到项目上,把调结构的突破口锁定到项目上,努力发挥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性和带动性作用,推动项目建设再加力再提效。
抓重点项目建设,聚焦的是发展,传递的是信心,彰显的是实干。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铆足干劲,奋勇争先,紧盯目标任务,抢抓施工黄金期,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的要再提速,慢的要迎头赶上,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确保以项目“开门红”带动“全年红”。实践证明,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一个引领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我们要精准发力,锻长板、补短板,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聚焦“4567”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统筹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七台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发展经济靠的是营商环境,拼的也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优,项目推进才会快,经济发展才能好。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破审批壁垒、拓用地空间、聚资金活水、汇人才动能,决不让“堵点”和“梗阻”问题拖慢发展脚步。项目来了,就要全环节跟进、全过程服务、全要素保障,真正做到在项目建设和落地投产中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以更优服务把合作协议转化为项目成果。
今天的项目布局就是明天的产业版图。抓项目不能只盯眼前,更需着眼长远、谋划未来。纵观我市产业结构,煤及煤化工产业仍占主导,新兴产业尚未成群,冰雪旅游、冠军文创等新业态正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十五五”规划谋划的重要节点,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发展蓝图,推动七台河转型“破题”起势,用实干书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更需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闯劲,保持“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在项目一线比拼作风能力、锤炼作风能力、检验作风能力,不断凝聚抓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七台河实践新篇章努力奋斗。
满弦开弓、扬鞭跃马,快起来、动起来,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祝愿七台河的明天更加美好!